【妈妈网特稿】近年来,“熊孩子”一词火了。而这些调皮捣蛋又闹心的熊孩子们不禁让人想到家长的教育不到位。其实,素质教育应该从幼儿期开始,家长作为素质教育的第一任执行人,一定要给孩子正确的指导。
爸爸妈妈能为素质教育做些什么?给孩子正确的自我认知。也就是要给孩子足够的自尊、自信,这是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标志,培高水平的自我价值感是培养幼儿健康个性的关键。
培养孩子的自主性。也就是要让孩子能够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自我判断的能力,这样,孩子在遇到问题时就能自己寻求解决方式。目前,自立、自主的品质对于在过份优越的环境中成长的独生子女来说是一个难题。
挫折教育可以适度进行。现在的孩子往往被很多人宠着,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平衡能力都很弱。孩子长大后对待挫折的良好心态是从童年时不断受挫和解决因难中学来的。
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的最基本的方式。家长可引导孩子在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学会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并处理交往中出现的各种矛盾,让孩子在不断的协调、适应中学会如何与他人和谐地相处与协作。